智慧银行是近年来新出的一大热词。通过把人工智能技术与银行的相关技术相结合。能够使得我们从银行获得更便捷的服务。那么下面就带大家来一起了解一下智慧银行发展趋势,智慧银行的发展期望如何?
提升金融业信息化水平
传统的金融服务需要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但是通过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等科技手段,能广泛提升服务的可触达率和覆盖率,实现智慧交互、智能感知。
智慧银行已经成为银行业发展必然趋势,金融自助设备行业也进入加速“洗牌”阶段,具备先进理念、先发经验、自主研发能力的智慧银行综合解决方案企业,正在逐步主导市场。
这个可获得性既包括客户使用的触达性,也包括机构的触达性。以前由于技术成本过高和服务成本过高,银行无法对部分客户群体提供服务,服务缺失现象严重。但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可以获取客户数字化的信息,比如个人情况、社交数据、交易记录等。通过大数据的甄别和风险计量,使缺乏信贷历史的用户也能有机会获得金融服务。
科技进步加剧金融脱媒
当前的金融市场环境是客户需求多元化、金融脱媒形势下的跨界竞争。任何竞争,无外乎三个关键因素,一是掌握竞争的中心地带位置;二是集中力量提高目标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培育具有战略价值决定性因素的资源。流程银行建设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要进行精确的银行价值定位,为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是商业银行应对当前跨界竞争环境的重要选项。
“软实力”在目前对创新速度要求更高的互联网金融环境里,在对综合、动态定价要求更灵活的利率市场化环境里尤为重要。未来肯定会不断出现更快速、更便宜、更简便的技术,保持竞争力的资源,是银行的业务、IT架构资产及其管控人才。
降低客户成本且提升安全便捷
降低客户成本。新技术的诞生,既带来效率的大幅提升,也带来成本和费用的下降,能更好地解决信用融资中“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难”的困局。未来,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流程优化、技术更新、费用降低等方式降低成本,使客户获取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
提升安全便捷性。金融的核心是风险,商业银行必须不断提升风险管理的能力。只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才可以谈体验和便捷。所以,商业银行应该探索运用基于大数据的实时智能风控系统给客户提供更安全的服务体验,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技术驱动调整客户结构
首先,继续加强智能网点的建设,未来,智能网点建设将是创造超预期客户体验的重要手段。智能网点通过建立在人工智能基础上的大数据分析,构建“360度”全视角客户画像信息,帮助银行完成从了解客户、理解客户、洞察客户,到最终“掌控”客户的过程,使随时、随地、随心的金融服务真正成为可能,实现网点由交易结算向销售服务转型步伐。其次,借助新技术手段,继续发展和挖掘新的数字渠道和新的移动应用,构建更多场景化服务形态,为客户提供场景化的在线服务。另外,以改善用户体验为核心,继续加强线上线下渠道融合,实现从O+O到O2O到O2再到O3的转变,打造全方位的银行和银行外部生态体验渠道。
技术促进商业生态开放
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设备,通过推动业务与信息科技的良性互动与深度融合,整合和再造客户关系管理、产品管理、渠道管理、条线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服务流程,契合未来银行客户的行为习惯、商业模式和服务需求。
建立“数字化”的业务模式。在“互联网+”时代,商业银行必须加快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融合,积极推进数字化经营,才能避免在数字化浪潮中被颠覆。为实现数字化企业这一目标,有三条路径可供选择,包括:营销和客户渠道的数字化、运营和流程的数字化、业务模式的数字化,但前两种模式更多地是从银行自身的渠道延伸和提高成本效率的角度来看待数字化,而第三种模式则更多地是从客户角度去看待数字化。
有关于智慧银行发展趋势,智慧银行的发展期望如何?的信息小编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里。简而言之,智慧银行是中国的银行未来发展趋势。